近年来,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足全市实际,以军休干部满意为目标,以创新服务方法为手段,探索形成了加、减、乘、除等“四字”工作法,全市军休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。
一、“四字”工作法之“加”——加任务、提能力
建立“勤练兵”机制,不断提升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,强化责任担当,适应新形势下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更高要求。一是岗位练兵提能力。在全市探索开展“服务明星”选树和“一学二比三促进”(学业务,比能力、比创新,促学习、促服务、促成绩)等一系列岗位练兵活动,通过现场服务、季度检查、满意度评分等方式,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热情。二是专题研讨提能力。根据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定期举办研讨交流培训班,通过“专题研讨”“业务领学”等方式,探索新形势下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、新方法和新途径,及时了解掌握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,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。三是专家授课提能力。积极打造 “专家大讲堂”,就军休工作进行培训讲解。同时,多次邀请志愿服务、社会工作、心理辅导等方面专家,针对不同领域进行授课指导,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。
二、“四字”工作法之“减”——减压力、激活力
积极引导军休干部发挥余热,减轻军休干部进入高年龄、高病发率“双高”期的心理压力。一是开展志愿帮扶。根据军休干部兴趣爱好、专业特长,培育组建了16个志愿服务队,以慈善捐赠、资源共享、困难学生资助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。近年来,先后对宽城县燕子峪村、承德县建厂沟村、兴隆县大杖子村、围场县三棵树村等开展定期走访结对帮扶活动,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。二是开展红色教育。抗美援朝志愿老兵白传桃、国防教育协会成员李德坤等20余人组建的承德市军休干部爱国主义红色宣讲队,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机关,已累计开展宣讲300余场,受众70000余人次,引领广大群众在学习党史、军史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,发扬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,争当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、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。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。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参加全国、全省书画摄影展、棋艺大比拼等各类比赛,军休干部姜华、杨连才、陈忠玉等多次荣获全国、全省书画摄影大赛一、二等奖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、入脑入心的娱乐活动,如钓鱼、门球、扑克、象棋等,进一步丰富了军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。特别是2023年,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承德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诗歌展活动,在军休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。
三、“四字”工作法之“乘”——乘东风、重学习
以主题教育为契机,结合新时代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度,积极开展“三必学”活动,更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。一是党规党纪必学。为每名军休干部订阅发放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和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史》《党员博采》等理论学习资料10余册,采取集中领学和研讨交流相结合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在11个军休干部党支部中积极开展“书记带头领学、支委率先自学、全体党员跟进学”的理论学习热潮,并做到有读书笔记、有心得体会、有交流研讨。二是军休服务管理政策制度必学。针对调整完善和新出台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制度,及时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培训,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新政策制度,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目前,已累计开展政策制度学习培训班8次。三是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必学。成立13个理论学习小组,积极推进“学习小组引领学、班子成员带头学、党支部深入学、干部群众跟进学”四学并重。同时,定期邀请承德市委党校教授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授课,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。
四、“四字”工作法之“除”——除忧虑、解心结
创新服务管理模式,聚焦军休干部生活需求和实际困难,认真落实好“两个待遇”,解除军休干部后顾之忧。一是推进社会化服务。积极解决困扰军休干部的急难愁盼问题,充分听取军休干部的意见建议,提高服务管理科学化、精准化水平。积极引进家政、送餐、网约车等社会化资源,为有需要的军休干部提供便捷服务,打通服务保障工作“最后一公里”,累计服务军休干部2000余人次。二是开展亲情化服务。工作人员成立了23个军休干部服务组,定期开展走访活动,做到“四个必访”(住院必访、高龄必访、病重必访、独居必访)。同时,以社区为依托,组织工作人员与老人结对,为老人提供包户、定期、接力式亲情服务,有效解除了军休干部的顾虑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亲情化服务900余次,服务军休干部1000余人。三是开展心理慰藉服务。针对独居、高龄、孤寡、空巢的军休干部,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服务,引导其放下心理包袱,调整心理状态,减轻心理压力,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指数。目前,已累计开展心理慰藉服务200余次,共有500余名军休干部受益。
处长点评
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足本地实际,创新工作思路,通过开展“四字”工作法,在干部职工提能力、开展活动减压力、乘东风促学习、社会化服务除顾虑等方面积极探索,创新思路、完善举措,为提高军休服务保障水平提供有力支撑,取得了良好成效,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。各地可结合实际,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,推动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。
(军休服务管理处)